兒童長新冠症狀治療/疲倦/氣喘咳嗽/恍神腦霧

長新冠的症狀指的是,你沒有明確的器官受損的長期後遺症,但仍然有那個系統的症狀的才算」,例如若有嚴重肺炎,嚴重肺炎後呼吸不好,這就算是肺炎的後遺症,不能列為長新冠,但若感染期間,肺部無特別問題,卻在感染4至12週後出現容易喘、咳,可能可列為長新冠。

普遍來說,長新冠症狀包括腦霧(指大腦如陷入迷霧般運作不順,專注、思考、理解力下降)、頭痛、易喘、極度疲倦、呼吸困難等。且不只成人,兒童方面醫師透露,發生長新冠的機率,雖然統計上較成人低,但也有文獻報導指出,兒童長新冠可能超過一成比例甚至更多,症狀除了疲倦和頭痛,在孩童身上多以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緒障礙、日常生活受影響等來表現。

近來無論成人或嬰幼兒,確實遇到不少染疫痊癒後繼髮長新冠的個案,從臨床經驗來看,多數人感染新冠肺炎後,2至6周內症狀會好轉,少部分病人的症狀會持續數月甚至一年以上,也稱為「COVID-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或長新冠」。

臨床經驗來看,多數人感染新冠肺炎後,2至6周內症狀會好轉,但少部分病人的症狀會持續數月甚至一年以上。其中,兒童發生長新冠的機率,統計上雖較成人低,但仍可能出現,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仍是施打疫苗。

兒童染疫解隔之後,應快速回到學校就學,像是學校學習是很好的刺激,到外面走動跑跳,也可以訓練肌肉關節鏈結,並要正常均衡飲食,避免垃圾食物,這些作為就能補充到足量營養與維生素,不需要再額外補充營養品。

Lambda病毒株「不尋常變異」

新冠病毒一變再變,近期印度Delta變種病毒在英國、以色列等各國肆虐,台灣也為此如臨大敵,不過,去年在秘魯首次被發現的Lambda變種病毒也引起科學家擔憂,除了傳播速度可能比其他變種病毒快,英國專家也觀察到Lambda出現「不尋常」的突變現象。

根據《金融時報》(Financial Times)報導,原名C.37的Lambda變種病毒株是在2020年12月首次於秘魯發現,如今它已經擴散到包含英國在內的27個國家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數據,Lambda已經成為祕魯的主流病毒株,佔該國5月和6月COVID-19病例82%,同時秘魯也是世界上因疫死亡率最高的國家。

《鏡報》(The Mirror)報導,秘魯卡耶塔諾·埃雷迪亞大學分子微生物學博士津山(Pablo Tsukayama)表示,Lambda變種病毒病例數急速增加,顯示他的傳播速度比其他變種病毒來的快;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主任巴瑞特(Jeff Barrett)更指出,由於Lambda有一組「相當不尋常」的突變,因此使用計算和實驗室數據很難分析其威脅。

世衛組織6月將Lambda變種病毒株列為「待觀察變種」,如今又出現「不尋常的突變」更讓專家擔憂這是否讓病毒更致命?不過泛美衛生組織(PAHO)疾病顧問杰羅( Jairo Méndez Rico)表示「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它比其他變體更具侵略性」,但「它的傳染力可能更高,但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」。

印度神童再開金口 預言2時間點危機將至:有疫苗也沒用

疫情期間多次預言成功的「印度神童」阿南德(Abhigya Anand),這回再度警告,9月到11月全球將迎來「最糟的時期」,經濟恐有泡沫化危機;他更表示,明年5月可能有新疾病爆發,且即便有疫苗也於事無補。

阿南德指出,7月起火星和木星處於相對位置,全球動盪的情勢將短暫回穩,但9月到11月情況又會急轉直下,不論新冠疫情或股市經濟都將迎來最糟的時期。而到了11月21日後,木星離開摩羯座進入水瓶座,雖然狀況會稍有好轉,但由於對疫苗的憂慮與敏感,經濟恐有泡沫化危機,需等到明年5月才能復甦。

不過阿南德卻說,明年5月後又可能爆發另一波疫情,甚至出現新的疾病,並預言疫苗屆時無法發揮太大的作用,直到2023年4月木星離開水瓶座,全球疫情才會逐漸趨緩,而世界在適應「大型重置」後,經濟將再次進入成長期。

阿南德6月才預言英美日等5國在6月20日後會發生「嚴重大事」,果真英國宣布解封延期,美國發生邁阿密大樓坍塌的慘劇,日本靜岡7月4日也發生土石流導致3死,預言不斷巧合應驗,持續引發外界關注。

以色列:BNT抗Delta效力下降

以色列衛生部昨天指出,美國輝瑞大藥廠(Pfizer)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在以色列對抗Delta變種病毒的保護效力降為64%。

「國土報」(Haaretz)報導,以色列3月公布數據顯示,接種此一疫苗兩周後,防範出現俗稱新冠肺炎(2019冠狀病毒疾病,COVID-19)症狀的功效達99%,預防感染91.2%有效。

雖然對Delta變異株(原稱印度變種病毒)的保護力降低,衛生部指出,此一疫苗在避免住院和出現重症方面的效力仍達93%。

報導指出,現階段以色列衛生部沒有建議接種此一疫苗第3劑,而是呼籲接觸確診新冠肺炎的民眾,即使已經施打疫苗,仍應進行新冠肺炎檢測。

「耶路撒冷郵報」(The Jerusalem Post)報導,當局將開會探討採取何種措施因應新增病例。

以色列昨天新增343起病例,在接受檢測的5萬例中占比0.7%。4周前,1萬7000例檢測中僅6例確診,占比不到0.1%。上周周間每天新增約300到320起確診病例。專家預期未來幾天,每天將有500到600起新增確診病例,而且數字可能繼續升高。

衛生官員指出,新增病例中約9成感染Delta變異株。

疫苗預約系統出爐!唐鳳:4步驟

國內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雖趨緩但未歇,民眾新冠疫苗接種踴躍,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規畫的疫苗預約系統即將上路,並傳出由金馬澎湖先試辦、第一波測試年齡層為50歲至64歲試行。對此,指揮中心表示,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分為四步驟。預約對象上,為第九類與第十類為主。

指揮中心今(6)日上午9時30分舉行記者會,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,並邀請發言人莊人祥、唐鳳政委一同說明全國防疫會議討論事項與醫療資源盤點。

唐鳳表示,疫苗施打與預約系統,早上與各縣市政府討論後,認為是以64歲啟用為標準,也就是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分為四步驟,包含意願預約登記、1922會以簡訊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、預約接種、接種疫苗。

他說,預約對象上,為第九類18歲至64歲,患有高風險疾病、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者,以及第十類50-64歲成人。目前來說,金馬澎湖以打到第九類,已符合此條件。

指揮中心表示,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預約對象上,為第九類與第十類為主。(圖/翻攝自指揮中心直播)
指揮中心表示,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預約對象上,為第九類與第十類為主。(圖/翻攝自指揮中心直播)
指揮中心表示,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預約對象上,為第九類與第十類為主。(圖/翻攝自指揮中心直播)
指揮中心表示,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預約對象上,為第九類與第十類為主。(圖/翻攝自指揮中心直播)

意願登記如何進行上,唐鳳說,請民眾上1922.gov.tw,輸入五項資料,包括1、身分證/居留證號碼,2、健保卡號,3、手機號碼,4、希望接種的行政區,5、希望接種的疫苗種類後,在符合年齡及資格條件且希望接種的疫苗數量足夠下,會收到提醒預約接種的簡訊。

收到簡訊後,民眾可透過線上預約,至1922.gov.tw網站或健保快易通, 選擇希望施打的地點及時段,或採實體預約,持健保卡到超商、藥局、衛生所插卡預約,選擇希望施打的地點及時段。民眾若欲更改時間,在預約期可透過1922.gov.tw 網站或健保快易通,修改接種地點或時間。

陳時中證實 研究鬆綁不分縣市

新冠肺炎本土新增確診案已連11天降至百位以下,防疫三級警戒在7月12日是否鬆綁在望?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表示,台灣是一日生活圈,管制措施的調整以全國一致為原則,但若有特殊狀況或群聚熱點,須要採取社區圍堵時,才有個別加強管制的必要,預計本周內由防疫指揮中心向國人報告。 

本周內由指揮中心公布 

全國自5月19日進入三級警戒已49天,新增確診案已明顯減少。依防疫指揮中心公布,昨天新增28例本土病例,1例死亡,新增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5例最多,新北市僅5例。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說,包括台北市虎林專案、北市三大市場,只有環南市場新增1例,其餘都是舊案。 

但是屏東Delta變異株群聚昨天新增1名相關個案,是已確診白牌車司機的乘客。陳時中表示,此案已匡列於接觸者名單中,已及時隔離,研判對社區影響小。 

內需經濟已快撐不下去 

指揮中心觀察,本周市場人流已較上周增加3%~5%,各地風景區已出現人潮,民眾有「防疫疲乏」現象,餐飲、娛樂等商業活動也期盼「微解封」。民進黨立委何志偉表示,台灣外銷訂單雖然連續15月成長,但內需經濟已快撐不下去。 

行政院昨召開擴大防疫會議,蘇貞昌表示,不少縣市疫情已趨緩,但部分縣市仍有零星群聚感染,尚未有解除三級警戒的條件,但各行各業的管制措施有調整空間,先由指揮中心訂出管制原則,各部會依此原則規畫相關防疫指引,以為配套,再召開防疫會議確認細節。 

陳時中證實,相關解封作為確在研究中,方向是全國一致,不會分縣市管制,但若有特殊狀況,將依疫調畫分熱區。 

群聚事件即可視為熱區 

防疫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補充表示,所謂熱區,可視為群聚事件,例如台北市三大市場群聚事件,未來若各縣市發生群聚,可根據疫調,採取5大圍堵作為,包含進行精準疫調、降低人流、落實實聯制、進行PCR篩檢、匡列隔離,至於是否分配疫苗接種,則屬於中長期策略。 

至於「微解封」的措施,繼夜市和市場微解封標準出爐後,經濟部與衛福部正研擬開放餐飲業內用指引,在消費端,餐廳內用餐須採間隔1.5公尺的梅花座、梅花桌方式,或者各座位間有隔板,或設置包廂等三種方式。對餐廳經營也訂定標準,例如強化員工健康管理,須定期篩檢,廚房也要符合一定衛生條件。 

研擬開放餐飲內用指引 

文化部表示,博物館、美術館、電影院、表演場館、電影電視節目拍攝等,將分別訂定嚴謹的防疫指引,陸續送指揮中心討論中。文化部長李永得預估,藝文界在這波疫情中,已損失80億至百億元產值。 

蘇貞昌說,若近日疫情穩定、符合條件,本周內由指揮中心公布,讓各行各業在7月12日前有所準備。 

如果指揮中心決定延長三級警戒,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曾說,以14天為一觀察周期,可能會延長至7月26日左右。

南機場社區16確診 潛藏感染源

台北市疫情燒不停,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,中正區忠勤里鄰近南機場夜市的一處國宅內,陸續傳出16例確診,上周還出現3起不明感染源確診案例,研判該區有潛藏感染源,啟動忠勤專案,目前由里長造冊700戶,陸續載送至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篩檢。副市長黃珊珊強調,若造冊超過千人,便會就地設置快篩站。 

北市府「忠勤專案」為中正區某國宅,自5月18日至7月1日6棟700餘戶共累積16案,確診者分布於1至5棟,4戶為家戶感染,該國宅日前也張貼公告,已被列為熱區將擴大篩檢,盼居民踴躍報名。 

柯文哲指出,經監測後發現,中正區確診數上升,該國宅上周突然增加3名確診,且沒有明確感染源,恐潛藏的不明感染源,目前由里長造冊中,將以防疫巴士載送至聯合醫院和平院區進行PCR採檢。 

議員批市府動作慢 

議員鍾小平表示,6月就有傳出確診,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有去找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吵架3次,就是希望能快點圍堵疫情,但北市府動作都很慢,讓居民很憂慮。 

無法強迫住戶篩檢 

「現在要暫緩」鍾小平指出,目前決定是要去和平醫院篩檢,對於是否能就地篩檢,仍需經由管委會的同意。 

方荷生也說,管委會對於就地設篩檢站有疑慮,因此北市聯醫將在今天派防疫巴士,將居民送至和平院區或中興院區篩檢,再送回來,這處國宅的居民約有2000人,已有420多人造冊,不過篩檢沒有強制力,無法強迫住戶去篩檢。 

議員應曉薇強調,南機場附近包含許多大型社區,民眾有意願篩檢是好事,但應採取分流進行,避免市民在排隊中增加群聚感染的風險,建議疫情熱區有意願參加篩檢的民眾應放寬資格,也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疫情擴散。 

對此,黃珊珊說,昨日有派員去現場會勘,2名台北市議員也有陪同,管委會認為狀況沒那麼嚴重,所以就先造冊,若造冊超過一千人就設站,若沒超過1000人就拉車,只要5日造冊好,6日就能馬上處理。 

柯文哲強調,未來北市針對明顯感染地區的篩檢策略,若1天須篩檢上千例,就利用國小場地由大部隊進駐設篩檢站,將里民找來篩檢,若為1、2棟國宅僅幾百例,就由專車接送至醫院篩檢。